乾隆的性格
从《饥饿的盛世》看乾隆的性格和乾隆王朝对中国的影响
看完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对乾隆的认识加深了些。历史学家说清朝的没落是从乾隆开始的,而这有西方崛起东方衰落的历史趋势,但也跟乾隆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乾隆治下,中国的人口首次突破三亿,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另一方面,闭关锁国、奴性臣民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说清史,不得不说乾隆。
“幸运”
乾隆应该是民间最知名的古代帝王了,关于他的影视剧不计其数,从早些年的《戏说乾隆》到《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再到《乾隆王朝》,以及近些年的《如懿传》之类的清宫剧。在金庸小说里,他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在《甄嬛传》中,他又成了钮祜禄氏的养子;在《延禧攻略》等剧集中,他的生母是汉人女子。
但真实历史上的乾隆的满人成分比他的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都要多,他的生母钮祜禄氏为满足镶白旗人。可能是家族遗传的原因,钮祜禄氏身体十分硬朗,乾隆每次出巡都要带着她,也有长寿的基因,活到了八十七岁,是中国历史最长寿的皇太后。而她的这一福气基因也遗传给了乾隆,乾隆活到了八十九岁,也成为了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和太上皇。
乾隆的幸运还在于他的祖父和父亲给他打下的坚实基础。他的权力登顶过程没有经历康熙的权臣交锋,也没有雍正的「九子夺嫡」,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也要归功于雍正建立的「秘密立储」制度。而康熙平三藩、收台湾解决了外患,雍正通过整顿吏治、惩治贪污等改革措施充实了国库,让乾隆即位之时既无内忧又无外患,可以说乾隆拿的是一手好牌。
年轻时的乾隆也确实将这一手好牌打的娴熟,他励精图治创造出政治清明的气象,也成就了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到乾隆末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达到了三亿,乾隆朝是几千年历史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乾隆将他的对外对内的几次战役汇总成了十件武功,自称“十全老人”,也自诩为古往今来第一帝王。如果按照国力算的话确实如此,毕竟人口翻了一倍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饥荒,在农业社会是非常难得的。乾隆的运气也确实好,好到了晚年还成就了“禅让”的佳话,并且退居太上皇也没有放下权柄,顺风顺水做完了皇帝和太上皇。只是乾隆的运气在他的六十余年的治理下被透支干净,晚年的乾隆面对白莲教起义毫无办法,竟然口念咒语意欲制农民起义首领于死地。而他的闭关锁国政策更是让中国再无力与西方竞争,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隐患。他幸运地继承了雍正的政治遗产,而他留给嘉庆的遗产也只有和珅了。
“聪明”
乾隆是极聪明的。康熙在弘历12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这个孙子时,便对他聪明机灵印象深刻,颇为好感,于是带入宫中亲自教他。康熙有97个孙子,这一偏爱仅对弘历一人,可见乾隆从小就不一般。
乾隆在登基后,就立刻遣散了宫中的道士和尚,这跟他迷信丹药、修道拜佛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雍正还酷好祥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各种祥瑞在他的当政期间层出不穷。而乾隆则一眼就看穿这种把戏。他一上任就下旨说,如果百姓安居乐业,虽无祥瑞,“亦无损于太平之象”。相反,国家治理不好,“即使休嘉叠告”,也毫无用处。
乾隆的聪明还体现在对权臣的制约,张廷玉在乾隆即位后就发现这位新皇帝比他的父亲难伺候的多,小伎俩根本瞒不过乾隆的眼睛。乾隆研究历代帝王,在他眼里,合格的只有三个:汉文帝、唐太宗和宋仁宗,而真正能让他心服的,只有唐太宗一人而已。而乾隆认为,唐太宗武功有余,文治不足。他要做千古一帝,不仅成就十全武功,还下令编撰《四库全书》,另外他自己还是为诗人,一生写诗尽四万余首。要知道,全唐诗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也不过四万多首。如果那时有吉尼斯记录,那写诗最多的人的世界纪录非乾隆莫属,虽然诗的质量颇为后人诟病。
乾隆太过聪明,六十年的统治更加印证了他对聪明的信心。当英国使团马戛尔尼等人到访,献上英国最新的科学发明和工艺机械时,乾隆对此毫无感觉,认为不过是些机巧之物。对于使团提出的通商请求也断然拒绝,他的聪明局限在了天朝大国的认知里,对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也断绝了清王朝与世界连接的机会。
“仁慈”
乾隆对待平民百姓是仁慈的,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这样的。乾隆在即位之初,就在《大清律例》中增加了新的一条:“各省官员不得再重新丈量农民土地,也不得强令农民向官府汇报自己开垦的荒地。”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免除拖欠多年的农业税,而之后六十余年的统治中,也多次全面或部分免除农民的农业税,成为历史上减免农民赋税最多的皇帝。
但对于威胁或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人也会施以残酷的雷霆手段。
首先是对权臣。雍正不但给他留下了充实的国库,还留给他了两位肱骨大臣辅佐。一位是鄂尔泰,一位是张廷玉,并特别立下遗嘱,要让这两位大臣身后配享太庙,也就是说在他们死后要把牌位跟皇帝一起摆放,这是古代人臣的最高政治荣誉。乾隆先是利用鄂尔泰和张廷玉不和的关系让他们互相攻击,借鄂尔泰在云贵推行“改土归流”过猛导致苗民反叛以及平叛不利进行打压。乾隆十年,鄂尔泰病逝,“鄂党”倒台。而后乾隆便将矛头对准了处处行事小心的张廷玉,张廷玉对乾隆打击朋党的用心十分忌惮,因此几次请辞告老还乡。而乾隆则不高兴了,他认为“配享太庙”的张廷玉理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次下来,乾隆终于松口,但又借机仪礼小事几次痛责张廷玉,最终张惶惶不可终日,郁郁而终。
再者对反叛。如同历代帝王一样,对于农民起义的镇压毫不手软。而乾隆还要面对边疆的反叛,为彻底消除蒙古准噶尔反叛的隐患,为了大清朝长治久安,乾隆对于噶尔部蒙古人下达了“严行剿杀”的命令,整个准噶尔支系从此消失。通过灭绝政策,乾隆实现了对西北前所未有的牢固控制。
历史上威胁皇权的几种势力:敌国威胁、农民起义、权臣专政、太监篡权、后妃干政、外戚乱政、朋党之争、地方割据,在乾隆的铁腕治理术下尽皆解决。
但乾隆仍不满足,他要从精神上消灭臣民的反叛意识。因此,乾隆十六年开始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字狱,其范围之广、其惩处之酷都是历史所未有。与康雍两朝文字狱所不同之处在于,乾隆不仅打击那些以文字借古喻今评论事实的知识分子,还对拦路告官、建言进策的老百姓甚至是精神不正常的疯子大兴文字狱。不重视文字狱的官员为此丢掉乌纱帽甚至性命,全国上下的官吏只要碰到文字的案件,无不绷紧了神经,把小案办成大案,把大案办成全国性案件。乾隆的意思很明确,大清王朝不需要民众的政治热情,只需要老百姓做驯服和沉默的臣民。
中年后的乾隆痴迷于《韩非子》,对法家那套以严刑峻法来巩固权力的做法十分欣赏。不仅如此,《韩非子》中说:“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不仅要让老百姓口服,还要心服,不仅要驯身,还要驯心。乾隆发起《四库全书》的修撰,名为修书,实为禁书。打着修《四库全书》的名号,各地官员搜罗民间禁书,大批的违禁图书倍运送到北京,在武英殿前日夜焚烧,而民间自发销毁的图书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乾隆修《四库全书》的本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文化浩劫。
乾隆的“驯心”之术愈演愈烈,安徽秀才程树榴在给朋友的诗集序言中愤而写下:“造物者之心愈老而愈辣,斯所操之术乃愈出而愈巧。”但在高压政策下,民间噤声了,知识分子们也唯唯诺诺成了帝王的奴才。早期的儒学推崇个人的自由意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则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儒学导师教导弟子们在权力面前要守住自己的骨气和志气。而宋明理学开始以儒学来维护“纲常”,个人意志被削弱。而到了清朝统治者,尤其是乾隆这里,儒学彻底为帝王站台。士大夫已无独立人格,变成了皇家奴才而已。
“节制”
年轻时的乾隆极为勤奋和节制,勤奋程度可谓与他的工作狂父亲不相上下,节制在于对享乐的节制,并且在即位的前十几年里拒收各地官员进献的贡品。而到了乾隆十六年,进贡的大门第一次被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乾隆酷爱收藏,各级官员为逢迎皇帝喜好,花尽心思,以各种名目朝贡,这也成了乾隆朝后期腐败的根源。甚至为了满足宫中花费需要,创造出“议罪银”制度,为贪官大开方便之门。
乾隆收集天下珍稀字画,藏在他的“三希堂”内。乾隆自己欣赏不够,还喜欢在字画上盖章写字,着实是糟蹋斯文。“三希堂”藏品第一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原贴28字,乾隆前后题词70余次,写了上万字,盖了170多个章。
身前的穷奢极欲已不满足,死后的陵墓也必要修的珍贵奢华,只是他没料到的是,一百年后,军阀孙殿英看上了他陵墓的珍宝,炸开陵墓,大肆搜掠,乾隆帝梓棺被劈开,遗骸四散在地。落得个“十全天子骨难全”的下场。
乾隆盛世,是乾隆一人的盛世,是十全老人的盛世,是三亿生民供奉一人的盛世。乾隆盛世透支了大清的财力,打断了国人的脊梁,愚民弱民,闭关锁国。而当时的欧洲已经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工业革命和政治革新,中国还沉醉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马戛尔尼带领的英国使团回国后将见闻写成《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在此之前,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来自于马可波罗游记,来自于名贵的丝料和瓷器,认为中国有着良好的社会治安和政治效率,是文明大国。但马戛尔尼所见,是贫困的普通百姓、是被官吏驱使如畜生的百姓,民众权利被剥夺干净、意志被压制得靡弱不堪。
乾隆皇帝退位后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担任第三任总统。西方的船坚炮利将打开这个古老帝国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