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意马
2024年总结
2024年,我年满四十。
孔子说:“四十不惑”。而但丁却说:“人生过半,我在黑暗森林里迷失了方向。”经历过四十岁前后的挣扎,我更赞同但丁。
为什么长大?
23年总结的关键字是“觉知”,在临近四十岁前内心十分焦虑,而也是在那段痛苦的经历后“大彻大悟”,走出内心焦灼的困境。在痛苦和思索的同时,我也在书籍中寻找答案,特别是哲学类和心理学类。存在主义让我去思考人生的价值,维克多·弗兰克的积极心理学让我思索生命的意义,阿德勒的心理学告诉我课题分离,关注自我。而去年的开端,是康德带给我的触动。
我并没有读过康德的原作,在大学的时候,曾在图书馆里翻看了《纯粹理性批判》,但刚翻看几页,便被晦涩的语句劝退了。去年初则是看了一本哲学小书《为什么长大》,通俗的介绍了康德的思想,很感谢推荐给我这本书的博客网友,如果要选24年读过最好的书,那一定是这一本。我也推荐给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前不久的一次聚餐分享时,几位年轻的同事都表示读完这本书收获很大。《为什么长大》的作者是美国当代哲学家苏珊·奈曼,作者借用康德的哲学以及新康德主义者代表汉娜·阿伦特的思想,论述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什么要成长。她认为现代社会存在一种幼稚主义,即放弃独立思考,而顺从跟随社会潮流中的消费主义、愤世嫉俗或崇尚青春与自由。成长,在康德的词典里称之为启蒙,意味着人从不成熟的状态挣脱出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理性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另一边是经验告诉我们现实不是理想中的样子。前一种应然和后一种实然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人碰得头破血流而愤世嫉俗,而更多人会认为成长便意味着妥协、世故或是落入犬儒主义的自我宽慰。
苏珊·奈曼引用康德的思想,说我们不应该降低自己的标准来屈从现实,而是重新平衡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直面永远得不到的想要的世界的现实,同时拒绝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这种痛苦就是成长的代价,因此康德说成长需要的是勇气而不是知识。我觉得这本书揭示了成长痛苦的根源,鼓励我们在痛苦中成长,并给出了成长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教育、旅行、工作。于成年人而言,教育意味着自我教育,作者建议我们去有人比自己更优秀的地方,去阅读经典,锻炼头脑。而旅行则是一种书本外的教育方式,奥古斯丁曾比喻说:“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看到其中一页。”作者所说的旅行并非短期旅游,更不是那种一日游或跟团游,而是去另一个文化地区去生活和工作。这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放弃舒适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至于工作,对于古代哲学家来说,工作是奴隶做的事,哲学家则享受沉思的生活并认为专注沉思的人生才是生活的最高形式。而现代价值观里则把工作和行动视为人性的根本特征。康德认为,工作赋予生命以意义,同时也形成了一种责任。我们期望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但现实是大部分工作看上去枯燥而没有意义。另外,媒体广告在拼命吸引我们的注意,并让我们将自己与广告模特或社会名流对比而变得没有自信。成长则意味着要对抗这些困难,并坚定的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心猿意马
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不意味着就能过好这一生。在去年年初,当我写完23年的总结,回想起之前的焦虑和抑郁,恍然如从黑暗的深渊中爬出,如释重负的同时,甚至不免对自己的“成就”洋洋得意。从年初开始我便忙碌于出差和往返各个城市,同时也在践行与更多人的连接、去组局交流,分享自己的“开悟之道”。我真的悟道了吗?有时候不免也怀疑自己,这是一种假象。不过,我却很乐观的认为自己不会再陷入迷茫和焦虑,因为自己已经“洞悉”人生的本质和真相。但渐渐地,我发现内心中杂念却有增无减,它们就像烦人的猴子占据着思想,让内心不得安宁。这些萦绕在心头的杂念就是佛家所比喻的“心猿意马”。
在《金刚经》开头,须菩提问释迦牟尼:“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全书就是佛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佛祖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要修炼清净之心,不要执着于色、声、香、味、触觉,以及心法念头,要放下执着,保持清醒的觉知。
但我们凡夫俗子生活在尘世中,似乎很难去放弃对外在事物的执念。向往陶渊明辞官归田园居的那种洒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欣赏其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又看到他晚年的诗写饥饿时不得不放下尊严去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佛家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归根结底都是贪,贪得而失生嗔,贪而不得生痴。贪念就是盘踞内心的猴子,越积越多,一如the Cure乐队在《Want》中所唱的:“I’m always wanting more / Anything I haven’t got / Everything I want it all / I just can’t stop / Planning all my days away / Never find new ways to stay / Never feel enough today / Tomorrow must be more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这就是水》(This is Water)演讲中说:“如果你爱慕金钱和美食,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那么,拥有多少都不足够。如果迷恋身材、美貌及性感魅力,你永远都会嫌弃自己的丑陋,当岁月和年龄的痕迹开始显现,在它们将你掩埋之前,你已经死过上百万次了。崇拜权力,你会感到软弱与恐惧,为了逃避这样的惧怕,你将需要更多更大的权力。崇拜智慧,努力在别人眼中树立智者的形象,你终将觉得自己愚昧,欺骗了众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他人揭穿。”
华莱士是去年通过网球了解到的一位作家,当时七、八月间,正值巴黎奥运会郑钦文夺得女网金牌,爱屋及乌,我对网球也产生了兴趣,在跟随教练学习网球之余,也找来一些网球相关的书籍来看。正好看到打过职业网球赛的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他甚至写了一本关于网球的杂文集《弦理论》。华莱士年少成名,他在三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无尽的玩笑》被《时代》杂志誉为近百年最好的百本小说之一,而《这就是水》来自于他在2005年时给美国凯尼恩学院所做的毕业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华莱士讲述了他的精神哲学,并且在结尾给出的建议比佛经更具体,比陶渊明更有现实意义:“真正重要的那种自由,意味着专注、自觉、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诚地关怀他人,并且每天都以无数琐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人牺牲奉献。” 这些才是自由,才是人生真正所应追求的东西。“和这种自由相对的,则是没有自觉、默认设置、永无止境的激烈竞争,始终处于一种持续不断的拥有和失去的痛苦之中。”
发表该演讲时华莱士43岁,虽然在他的演讲中可以看得出其人生哲学非常自洽,也充满了正向和积极,可是,三年后,因为一直以来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他在加州的家中自杀,年仅46岁。验证了他在演讲中所说的观点:“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难以想象。”一个提醒别人时刻保持自觉和警醒的人却自己选择放弃,令人扼腕。要想时刻保持自觉和警醒,极其困难。
跑步正念
心猿意马的状态从五月份开始显现,到六、七月份时比较严重,有时甚至于”神不守舍“。有一次中午去银行取钱,装在信封里的钱在回程的路上掉了也没有察觉,然后下午上班甚至忘记了取钱的事情,直到下班时才想起来,也记不起来在哪里丢的,晚上到派出所报警查监控才看到早已经被环卫工人当成垃圾扫走并装入了垃圾运送车。而八、九月份又开始失眠,导致有时白天浑浑噩噩,甚至不能自主。幸好遇到了朋友和同事的帮忙,一位同事教我正念,接纳自己,尝试用冥想来抚慰内心,用他的话就是:”照顾自己的这颗心,用正念冥想来给它补充能量。“关键还得自救。九月底跟家人一起去加拿大旅行了约两周时间,跑了四个城市。加拿大的安逸让我想到,如果在这种环境下生活,那该是多么无聊,以我当前的心境岂不是要疯了。
回国后,读了《跑步治愈》一书,决定开始跑步。这种想法几个月前已有苗头,当时看完《超越百岁》后坚定了锻炼的念头,但感觉缺少一种每天都坚持做的运动。在看到《跑步治愈》书中说到跑步的意义:”跑步可以治愈一个人大大小小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的各种难以描述的问题“,我决定立刻行动起来。其实对我而言,坚持跑步并不难,因为每天自然醒的早,五点多就起来了,有时更早。于是我就在早上跑三公里,有时是外面,有时是健身房的跑步机。跟着Keep上的跑步课程,跑走结合或法莱克跑步,每天3~5公里,到目前为止坚持了三个月了。跑步也是一种正念,随着身体运动的节奏,脑中的想法也如流水般流淌,一步一个脚印,跑完身体和内心都畅快淋漓。另外,在清晨跑步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遇见有意思的人和事。一次在杭州VOCO酒店碰到一位以色列人,攀谈起来才知道他也是我司同事,给我讲了一些以色列的事情,后来我们还在聊天工具上联系,并给他推荐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书和《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在外面跑步的时候,清晨则能看到白天所忽视的风景,如一次在深圳世界之窗附近跑步,抬头看见月亮,前方是道路,而大树的阴影横贯于前。像极了我那些心猿意马的心态。
照片拍摄于深圳世界窗欢乐谷外围道路,2024/12/17 05:34
现在我将跑步当成与读书一样的每日习惯,也能够体会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心境。村上春树年过七十仍坚持跑步,他说:”眼下我没有憔悴的闲暇功夫,我还是要坚持跑步。“跑步和读书一样,也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我有位在西安的同事,坚持跑步十余年了,他的一项人生清单是:五十岁前跑五十城,后来又改成了百城。这也是我学习的榜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年也确实跑了不少地方,飞行距离超过了十万公里,到过的城市也是最多的一年。
李飞飞在《我看见的世界》中说:“对这个世界的复杂度保持敬畏之心,并且不惜一切代价,渴望加以探索。”对于2025年的规划,我的态度和去年一样,不追求”不惑“,而是积极在这”黑暗森林“里探索未知。同时,我也会调整一些方法,希望让自己更加开心,更加自洽,并更有效率。最后,以德国哲学家威廉·冯·洪堡的一句名言作为这篇2024年总结的结尾,也代表今后努力追求的方向:
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
附:
- 《为什么长大》[美]苏珊·奈曼(著) 刘建芳(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 This is Water, 哔哩哔哩双语字幕, David Foster Wal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