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第十期:敦煌
藏经洞的秘密
本文为周刊第十期,前期的周刊参见:周刊系列。
前段时间在 bilibili 上看了央视纪录片《敦煌》(2010年,周兵导演)。对敦煌的绚丽的艺术与厚重的历史赞叹不已,有机会一定要去敦煌看一看。
莫高窟
敦煌古名瓜州,后又名沙洲。汉武帝拓展疆域拿下河西地区,设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从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境内有两个著名的关隘:玉门关和阳关。唐人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敦煌最为有名的当属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东晋)前秦的乐尊和尚在山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莫高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回鹘和元,经过不断增凿营建,渐成千余洞窟。莫高窟现存石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的石窟是坐禅、修行、礼拜的场所,北区的石窟主要是僧人们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里面有大量的壁画、泥塑、佛像等,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融合了西域、中原多种民族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藏经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藏着几万经卷、文书的废弃洞窟,但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中,对王道士的上报置之不理。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闻讯赶到敦煌,他为了骗取王圆箓的信任,声称是玄奘的信徒。两次来到敦煌分别以200两和500两银两购得大量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紧接着,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也来到敦煌,他精通汉学,发现斯坦因并没有做细致挑选。伯希和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大都入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伯希和在北京向学者们展示了一些敦煌珍本,引起学界注意,这才促使清政府命人清点文书押送进京。但押运过程十分草率,甚至没有装箱,路上遗失了一些,还有些被官员私藏甚至毁坏,当初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有八千件藏入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散落于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被日本藏家购得。后来,俄国考古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因此,有人总结说:藏经洞的文物,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秘,藏于中国者最散最乱。陈寅恪对于这段历史给予评价:“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藏经洞内的文书也称“敦煌遗书”,应该是在北宋年间埋藏的。关于藏经洞的由来是个迷,有学者认为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避难说)。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文书是有组织的遗弃埋藏的(废弃说)。不过,最富有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的还要属小说家的猜测,大学时我看过日本作家井上靖写的《敦煌》,假想了这段历史:宋仁宗年间,书生赵行德科举失利,在汴京因救下一位西夏女子而对西夏文字感兴趣,奔赴敦煌。彼时,西夏、回鹘、吐蕃、归义军几方势力在角逐,赵行德从书生变成军人,征战沙场,生离死别的经历让他开始研习佛经。后来在西夏王李元昊进攻敦煌前,为防止城破之日玉石俱焚,他将大量佛经文书埋藏于藏经洞,一埋就是千年。
敦煌守护神
赵行德是小说家的杜撰,但历史上除了铸造敦煌洞窟、雕刻壁画的无数无名匠人们,近代还有很多对保护敦煌倾覆心血的人。特别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他早年留学法国,在绘画界享有名气。偶然看到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后,大为惊讶,决定回到中国去敦煌找艺术的根。从抗战到建国后,他一直致力于敦煌的文物保护和艺术研究。他也是第一任敦煌研究院(前身为敦煌艺术研究所)院长,纪录片播出时院长为樊锦诗,被称为“敦煌的女儿”。
可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永远征服这块土地,正如吐蕃最后离去一样,西夏迟早也要离开。到时,你我的子孙将会留下来,就像那离离原上草,因为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汉人之魂,要比其他任何民族都多得多。告诉你,此地是汉土。
【日】井上靖《敦煌》 刘慕沙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