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论怎么度过都像是浪费

迟到的且不像总结的2022年度非工作总结回顾

修行

去年一度很焦虑。也曾试图缓解焦虑的状态,尝试过一系列的方法,包括读书、冥想、看心理咨询,但收效甚微。读过的书有《被讨厌的勇气》、《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幸福的勇气》等,所谓的阿德勒积极心理学。这些书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缓解,但焦虑始终伴随。

这种焦虑,是精神内耗,按照网上的一些心理测试,我的人格就是精神内耗型人格,容易处在自卑与痛苦中。因此,我需要重建自己内心的秩序,来对抗这种焦虑。今年B站上有部红极一时的短片《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二舅没有治好我的精神内耗;想要治好焦虑和精神内耗,只能是自己。

跟朋友聊天,聊到焦虑,最后共同得出的结论是——人生就是修行。人生所遇到的种种痛苦与问题都是修行,遇到困难,坦然处之。人生的道路到了中年会遇上崎岖,但丁在《神曲》的开头说:「人生过半,我在黑暗森林中迷失了方向。」用心理学书中的观点,中年是人的第二次成年,继年少年脱离父母独立成年后的第二次成年。在这第二次成年里发掘人生的意义,这便是人生路上的修行。

读书

比尔·波特是偶然发现的一位喜爱的作者,去年看了他的三本书:《心经解读》、《禅的行囊》和《空谷幽兰》。最喜欢《禅的行囊》,作者从北京开始,南下一路探寻禅宗在中国的痕迹,五台山、嵩山、三祖四祖五祖寺、到慧能的光孝寺,是禅宗之旅,也是人生之旅。作者年轻时无所事事,揣着父亲给他的两百元钱来到台湾出家为僧,也找到了他认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翻译佛经古诗;他多次探访名胜古迹寻访和尚隐士,走遍了中国的三山五岳,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读书代替不了修行。修行就是这个意思。要行,而不是坐在那儿看、想。」

除了比尔·波特,还看了些其他杂书,都是在微信读书上完成的。从《卡拉马佐夫兄弟》(未读完)到《当下的启蒙》,从《哲学起步》到《UNIX传奇》,文学、哲学、散文、传记、技术,都有涉及。读过的书中,印象较深且推荐的有《当下的启蒙》、《打开》、《存在主义咖啡馆》、《饥饿的盛世》、《编码》、《公正》、《人生的什么和什么》、《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多读书的好处是,总能在一两本书里发现一段文字触动自己,无意中打开张晓风的散文,她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封控

有些浪费是自己所不能选择的,比如封控下的人生。去年是新冠疫情第三年,也是被封控最多的一年。我经历了被封在家里、被封在公司、被封在酒店。

上半年的时候,某一天一觉醒来,微信群说我们楼单元被封了,然后我跑下去到大堂一看果然被拉上了横幅,大白把守着。起初我们也是当成跟前几次出现密接一样,封个两天测完核酸,最多一周就解封。可这一次迟迟不来给我们测核酸,直到第三天才开始测核酸,然后一直等。过了一周,没有解封;过了两周,很多小区都开始陆陆续续被封了。然后就是一直封着,直到两个多月后被解封,看了下自己记的日记,一共在家被封75天。

下半年十月底,刚从深圳出差回上海,一天下班准备回家时,发现工作群里都在传公司被封控了,赶紧出门,到大门口被保安拦住,大门也被锁上了。因为有一位同事去迪士尼后阳了,本人也曾回公司上了两天班,因此公司都被判定为密接或次密接,在公司的都出不了,我们也都被赋了红码。于是只好住在公司,第二天晚政府和公司安排车辆送申请回家隔离的同事离开,我因为担心家人被隔离,于是干脆就选择了留下。一共八天七晚,在公司吃住,好在有一个小房间,一个人倒也清净。后来一次是去武汉再到深圳出差,当时武汉出了几十例,因此到了深圳后需要选择在酒店居家隔离。这样,除了方仓,几个隔离的场景都经历了。

新冠

尽管封控的措施很严格,但奥密克戎实在是传染性太强,到了下半年就各地开花。我不太关注社会新闻,直到看到朋友圈里好多北京同事都阳了后,才知道管控政策在放开。十二月初我还在深圳出差,那时候正好有北京几位同事过来研讨,我跟他们一个会议室讨论。结果周二一位同事发烧,同屋两个人去抗原检测都阳了。我跟另一位北京同事几天下来抗原检测都没有阳。不过也开始咳嗽,过了几天抗原检测没问题后,赶在周末就回了上海。周日晚上开始流鼻涕,周一上班感觉有些头晕,到办公位测了下体温38度,过了会就38.5,然后升到39.2。我在公司测了下抗原,两条杆,第二条杠很浅。于是请假回家,吃了泰诺躺在床上休息。当天体温一直在39.5左右,最高测下来39.7,手表则一直提醒我心跳过快,在130以上,最高144。当时有那么一会就想着会不会心跳过快人就没了,而平时纠结的事情再想起来都无足轻重。第二天早上仍未退烧,到了中午昏昏沉沉睡去,开始退烧,到了下午三点左右体温基本正常了,36.5度。可是晚上又开始低烧,接下来的两天天基本上都是在37、38度左右,到第五天才完全退烧。后面便是全身无力,以及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咳嗽,近两个月后胸口还疼。

我得新冠三四天后,家里人基本也都中了,不过都很快就恢复了,只有岳母比较严重,转成了肺炎。那个时候上海的医疗资源确实很紧张,白天医院里人满为患。有一次早上七点去打吊水,排队到了十一点半才打上。因此每天都是夜里三点钟去看急诊,才有机会看上病。元旦前一天开车回老家,小城市人少,虽然比平时就诊的人多,但跟上海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病房里打吊水的位置还有很多空位。而上海的医生只开了头孢,没什么效果;老家的医生开了激素治疗,岳母打了三天吊水渐渐恢复了。

回看2022年,有所得,有所失,有快乐,有忧郁,都已化成记忆的结点。过去已翻篇,无需留念与唏嘘,抬腿走好眼前的路。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生活向后回忆,但活着必须向前。」

总结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文采用「CC BY-SA 4.0」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如果还喜欢其他文章, 欢迎订阅“胡涂说”博客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欢迎关注😊
对我博客最大的鼓励来自于你的评论,欢迎选择 来回复, 也可以在 GitHub discussion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