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推荐些童话和小说

我读过的好书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的叫法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同在这一日辞世,因此为了纪念二位文豪将这一天定为「读书日」。有一种说法是4月23日也是莎士比亚的诞辰,这是不可靠的,仅仅是为了凑莎士比亚逝世日的噱头。

由于上海疫情,在家封闭已经37天了,从希望到失望,到接受这种足不出户的状态。幸好,可以与书相伴,让人暂时忘记焦虑和烦恼,享受书中故事所带来的慰藉。最近几年读的书偏重于社科类,不过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推荐些以前读过的个人觉得比较好的虚构类书籍——童话和小说。如果你也在封闭,不妨拿起书,共同对抗这现实世界的荒谬与虚无

童话

说到童话,大家首先想到的一般是《安徒生童话》或《格林童话》,或者如《一千零一夜》之类的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或者说童话,将老百姓对于善与恶的朴素观念通过口口相传的故事形式示于世人。但很多传统故事其实并不是给儿童看的,而是给成年人看的,希望借此保存一份失去的纯真。

《意大利童话》

《意大利童话》

卡尔维诺走访意大利各地,收集了各类民间童话,整理出这一部约200篇故事的《意大利童话》。这是一部适合儿童和大人看的童话集,保持着卡尔维诺式的幽默和童话故事的纯粹。有人说,一百年后卡尔维诺还被人们记住的书可能是「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如果一千年后还有人看卡尔维诺,那一定是这部《意大利童话》。

小说

我读小说的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两段,以王小波为分界线。在读王小波之前,读过的小说主要是国内作家作品特别是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以及一些国外如巴尔扎克的经典作品;在读王小波的书后,仿佛在思想的空间中打开了一扇大门,通向了更有趣更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读到了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杜拉斯、奥威尔、茨威格……用王小波的话就是“我的师承”。

《树上的男爵》

《树上的男爵》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最精彩的一部。男爵柯西莫因为12岁时一次在饭桌上被父亲训斥,一气之下便爬到树上,从此再也没有下地。他饱读诗书,从上空观察人类,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人物,甚至吸引了拿破仑前来拜访。黑色幽默的背后,作者描绘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个体的困境和对自由的追求,如海德格尔所担忧的——在现代社会,人再也不可能“诗意的栖居”。

《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斯说要写一本人人都顺心遂意的爱情小说,等到《霍乱时期的爱情》面世,人们看到的是一场等待了半个多世纪的苦恋。身份不对等的爱情,在经历了背叛和时间的磨砺之后还能坚持多久?风烛残年的阿里萨和费尔明娜,在瘟疫横行的河流上给出答案:一生一世。

《铁皮鼓》

《铁皮鼓》

《铁皮鼓》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主人公奥斯卡在三岁时看到成年人的丑恶,便从地窖口摔下去,从此身体停止生长。全书通过奥斯卡的眼睛观察德国二战前后那段荒诞的历史。格拉斯的语言很有特色,让人会不自觉的一口气读下去,特别是其中的《有信有望有爱》一章,每段开头“从前有个……”反复重复,仿佛在演奏一场交响乐。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雨果的小说读起来荡气回肠,从《巴黎圣母院》到《九三年》,雨果的笔下充满了浪漫主义与人文主义。当然,批评者也会认为雨果的小说过于戏剧化,情节过于巧合。但瑕不掩瑜,雨果的小说是伟大的作品。《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我读的是郑克鲁的译本,译为让·瓦尔让)因为饥饿偷了面包被抓,加上越狱被抓累计被判了19年。出狱后的他遇到了善良的米利埃主教,被感化新生,弃恶扬善,通过努力发家致富,并积极行善。但警长沙威并没有放过他,沙威认为罪犯一辈子都是罪犯,并对他穷追不舍……冉·阿让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但他却被追捕、被人误解,在孤独中抑郁成疾,看似好人没有好报,但雨果却用他的笔描绘了最耀眼的人性的光辉。

《1984》

《1984》

有人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奥威尔的小说是政治寓言式的,有隐喻苏联的《动物农场》,更有名的是对对未来的寓言体小说《1984》。1948年,奥威尔写这本小说时,将当前时间改了数字的位置便成了「1984」。1984年是不远的将来,世界被三个帝国瓜分。大洋国的居民便生活在「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黑白颠倒的集权统治下,「电幕」中的老大哥在看着所有人,但人们都不惧怕老大哥,因为改造后的人会热泪盈眶的发自内心的爱着老大哥。

《活着》

《活着》

余华曾经说因为他本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写不出长句子。他的小说语言直白而有力量,没有多余文饰,那是一种最为直率的民间语言,类似如《许三观卖血记》中「X毛出来比眉毛晚,长得却比眉毛长。」《活着》的故事很惨,主人公福贵及一家人经历了从内战到各次政治运动,书名「活着」,但最后除了福贵都没能活下来。张艺谋的电影做了改编,算是给观众留下了一点希望。

《舞!舞!舞!》

《舞!舞!舞!》

让村上春树的小说流行起来的是《挪威的森林》,但我在看过村上春树早期几乎所有的小说后,觉得《挪威的森林》并不能代表他的风格,倒是《舞!舞!舞!》是典型的村上春树式小说。我本人也最喜欢这一本,魔幻的故事后面是大都市白领生活的写照,那种被城市生活抽干了灵魂的躯壳。一切没有意义,因此,“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舞!”

读书 小说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文采用「CC BY-SA 4.0」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如果还喜欢其他文章, 欢迎订阅“胡涂说”博客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欢迎关注😊
对我博客最大的鼓励来自于你的评论,欢迎选择 来回复, 也可以在 GitHub discussion 留言。